返回

开局1960灾荒年,每天一分钱秒杀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2章:年纪小,但辈分是爷爷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李复兴骑上自行车出了门,在路上顺便买了一斤肉包子。

    这个时候的包子,分量都很足,他一顿根本吃不完,剩下的直接让他放进了商城仓库,里面的时间是停滞的,东西放进去是什么样拿出来就是什么样。

    他那个便宜老爹,走的时候把家里的自行车留给他了。

    所以,现在他有房有车,还有工作,即便是躺平都行了。

    吃饱以后,李复兴就开始想,给爷爷奶奶带点儿什么东西回去。

    本来他是想接爷爷奶奶两人进城的,但是想到过几年的动荡,觉得还是农村更安全一些。还有,李复兴也将农村当成自己的后路。

    实际上,他接老人进城,主要是因为老人在乡下吃的太差,还吃不饱的缘故。

    不过,以后他多往乡下跑着点,多拿些物资,也能让老人吃的好一些。

    而且,老人在农村住习惯了,进城反而会处处不习惯。

    今天在拼夕夕砍到了面粉和鸡蛋,各自十斤!

    不过,李复兴还想弄点肉。

    拼夕夕里的什么牛肉、羊肉和猪肉,才几毛钱一斤,非常便宜。

    尤其是大肥肉,才1毛钱一斤,虽然李复兴不喜欢,可是这个年代的人,喜欢肥肉多过瘦肉。

    于是,他花了六毛钱,买了六斤肥肉,打算给爷爷奶奶拿去炼油,然后又买了六斤五花肉。

    按照记忆,李复兴蹬了一个多小时的自行车,总算抵达了李家庄。

    沿途,他目睹了无数生活艰辛的人,但他不敢过多停留,生怕自己的同情心泛滥。

    如今,整个国家都差不多一样,他自知力不从心,无法拯救所有人。此刻,他只希望过好自己的日子,再力所能及的帮助那些值得他伸出援手的人。

    就在即将进村时,他才将准备好的东西取出,放到自行车前面的筐子里。

    “复兴,又回来看望太叔公、太叔婆他们啊?”突然,耳边传来一声问候。

    李复兴循声望去,只见几个和他年纪相仿的青年正搬着石头走来。

    说话的人他认得,大名李大力,小名来福,尽管两人年纪相仿,可按照辈分,对方要喊他一声叔叔。

    “来福,怎么叫人的?不然我找你爹问问?”李复兴并非真的生气,只是随口逗弄几句。

    李大力心中颇为无奈,无缘无故的低了一辈。

    可他还是顺从的喊了一声“叔”。

    “这声叔不白叫,过来!”李复兴招了招手,随后拿出了一包大前门香烟。

    许多人或许不清楚,大前门最初属于英美烟草公司,不过后来归国有后,归属上海烟草。

    在这时算是高档香烟,一包要四毛。

    相比之下,那些什么迎春、大建设,才几分,一两毛一包。

    不过,最贵的还是“中华”。

    见到香烟,来福的郁闷瞬间烟消云散,乐呵呵的跑了过来。

    “叔!”

    这声“叔”,明显喊的心甘情愿了。

    李复兴见烟盒里也没剩几根了,索性全给了来福,把他高兴得合不拢嘴。

    李复兴继续朝村里走后,原本观望的那些人围了上来:“来福,给我一根呗!”

    来福翻了个白眼:“少做梦了!最多让你们抽一口!”

    还想要一整根?做梦呢!

    这可是大前门香烟啊!在农村人眼里,这是干部才能抽的烟,普通人根本抽不起。他们村支书平时也只抽迎春和大建设牌香烟。

    来福点燃一根,几人轮流吸两口。至于剩下的,他小心收好,留着以后炫耀。

    村里的情况比李复兴想象的还要糟糕,他甚至看到几个孩子在啃草根,个个都面黄肌瘦的。

    李复兴心里一酸,招手叫他们过来。

    同时,在拼夕夕里买了些花生,生鸡蛋分了也不能直接吃,他吃剩的包子也不够分啊!

    “知道我是谁吗?”

    面前的孩子们衣衫褴褛,像小乞丐一样,明显营养不良。一个小女孩一副怯生生的样子,显得格外可怜。

    有个胆大的孩子举起手:“你是二十一爷爷。”

    李复兴看过去,那孩子还流着鼻涕,眼看要流到嘴里了,猛的一吸,竟然咽了下去。

    李复兴顿时觉得头皮发麻。

    他在族里排行二十一,叫他二十一爷爷,一定是哪个堂兄家的孙子。

    “行了,都排好队,别乱动。”

    孩子们很机灵,知道李复兴是给他们分东西,立刻乖乖排好队,脸上写满了期待和喜悦。

    远处,几个大人正看着这边。

    “是复兴回来了。”

    “还是复兴有出息,在城里能吃商品粮。”

    “复兴也该成家了,我娘家的侄女,不仅长的水灵,干活也麻利。”

    “得了吧!人家复兴肯定要找城里的姑娘,哪轮得到你操心?”

    …

第2章:年纪小,但辈分是爷爷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